电话:0382-77537040
传真:0592-61257601
邮箱:admin@dzcmkt.com
地址: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区一中大楼7314号
这本书拿得手里,就充满了童趣和想象,“蛤蟆先生”?“心理医生”?两个不搭边形象,让人浮想联翩。掀开书第一页就会发现是哪一只“蛤蟆”,原来是英国作者肯尼斯·格雷厄姆的著名童话《柳林风声》的人物。1908年刊行的金牌童话《柳林风声》,围绕蛤蟆先生、河鼠、鼹鼠、獾先生四个形象展开的童话,曾经风靡全球。
这本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出自一位著名的心理咨询师,他巧妙的借用了《柳林风声》的蛤蟆先生性格特点,当陷入心理抑郁,转向心理医生苍鹭求助咨询,十次的咨询完整对话出现给读者。是一部很是正向的心理咨询入门级书,不相识心理知识的读者,也会代入简朴易懂的故事和观点解说中。
01、抑郁者的担忧:我会好起来吗?书背上摘录了一段对话:第一次见到心理咨询师,蛤蟆先生问他:“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?”咨询师站定了,直视着蛤蟆先生的眼睛:“如果我不相信每小我私家有能力变得更好,我就不会做这份事情了。”这段话很让人泪目,我们经常陷入负面情绪漩涡中,只管竭尽全力,还是会感应绝望、无助。心田总会希望有那样一位权威、先知的“圣人”,告诉我们,“你会好起来的”“一切都市已往”。
据2018年《中国城镇住民心理康健白皮书》观察数据,我国有73.6%的人处于心理亚康健状态,16.1%的人存在差别水平的心理问题,也就是说,有九成中国人存在差别水平的心理康健问题。蛤蟆先生躲在邋遢萎靡、眼神凝滞而充满伤心,无法走出家门,瞥见人就像放声大哭......我们就想鼹鼠和河鼠一样,轻而易举的发现这样状态的蛤蟆先生,陷入了心理抑郁,他病了。当蛤蟆先生被三个好朋侪拉到了心理医生苍鹭眼前,我们知道即将开始心理咨询的历程,正在悄然等候治愈之路如何开启,苍鹭的第一次咨询让我们大开眼界。
原来有一个问题,我们经常会忽视掉:咨询费是谁来支付?在中国,接受心理咨询的人大部门是家人或朋侪推荐来的,因为在国人心里,去看心理医生意味着有疾病,认可自己心理有问题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。那么被推到心理咨询室门口的病人,就可以期待出门时轻松拥抱生活了吗?苍鹭先生提到咨询用度谁来支付,意味着问谁在负担咨询的责任,也就是接受咨询的心态是否是100%自发自愿的历程。这是心理咨询的前提,也是医好“心病”前的准备,如果是被他人的美意所胁迫而来,多数就会无疾而终,毫无效果。我们会听到许多有体贴理咨询的负面评级:“这么贵还不管用”,“心理医生都是骗钱的”等等,一些心理医生确实在面临患者第一步就没有思量的苍鹭的灵魂拷问:谁是付咨询用度的人?谁是真正想要咨询的人?我们每小我私家生来都处于双重世界,在康健世界的循规蹈矩,在疾病世界的努力拼搏。
当疾病缠身,首先要接受治疗的就是心理,接纳自己患病的事实,确认开始负担恢复的信心。“我会好起来吗?”,每小我私家都有变好的能力,问题在于,你做好变好的准备了吗?02、拥有怎样的怙恃,就像买彩票一样,得看走运不走运。蛤蟆敞开心扉向苍鹭讲述逆境,感受不到价值,在朋侪当中像一个笑话。
这和朋侪们眼中爱开顽笑、热心肠、大大咧咧的蛤蟆可完全纷歧样。“别人看待我的方式太恐怖了。”蛤蟆先生的压力基本上都来自朋侪对他的态度和看法。影响最深的要数獾对他失望的评价,就像小时候受到父亲责骂一样令人绝望。
苍鹭对蛤蟆的这种感受,是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的,在某些特定情形和场景时会引发我们的而基本行为模式,做出自动反映,来自小时候体验过的情感模式,这就是“儿童自我状态”。每小我私家都有“儿童自我状态”,它可是恼怒、恐惧也可以是伤心、或者是快乐。蛤蟆先生的父亲对一直很严厉,而且总是嫌弃他不够认真和努力,母亲很怕父亲,父亲在家时母亲也很少露出亲和之意。
父亲不允许蛤蟆哭和反抗,蛤蟆从小感受到父权的强势,父亲永远都是对的,久而久之,父亲的斥责都市变得合理。苍鹭说“儿童自我状态”就是婴儿时期的行为开始,就会引发怙恃的某些反映,是兴奋或者恼怒或者伤心,再反馈给孩子身上,孩子就开始学习调整基本行为,来应对所处的初始状态。
就像蛤蟆先生不被允许恼怒和伤心,那么他该如那边理这样的情绪呢?他会首先选择顺从,外貌上冒充不在乎,厥后用嬉笑打闹来化解被责难的尴尬。成年后,蛤蟆遇到了像父亲性格一样的獾,经常被责骂时,习惯性进入童年状态,经常处于“儿童自我状态”。从心理学上讲,每小我私家都需要和自己的情绪做联络,否认、无视或者压抑,都市导致人格形成中扭曲。
这也是我们现在所提原生家庭对一小我私家的性格的重要影响,并非每个受到限制的人都市陷入抑郁,但成年后陷入“儿童自我状态”中可以找到蛛丝马迹。03、自我探索只能发生在“成人自我状态”同样,每小我私家也都有“怙恃自我状态”,怙恃的价值观和道德观,耳濡目染的通报给我们,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时光。当苍鹭解释了“怙恃自我状态”,蛤蟆名顿开,獾喜欢挑剔他人对他人举行道德权威性指控的样子,其实就是恒久处于“怙恃自我状态”中。
而他们两个的相处模式,自然的进入到了怙恃和孩子的角色限定里。我们现在意识到哪些行为是“儿童自我状态”还是“怙恃自我状态”,就像蛤蟆先生绝望的说:“拥有怎样的怙恃,就像买彩票一样,得看走运不走运”,原生家庭是不是就真的决议了我们的一生呢?不是的,另有一种状态,既不像怙恃,也不像孩子,是当下的自己,被称为“成人自我状态”。
“成人自我状态”的我们计划、思量、决议、行动,理性而合理的行事,我们合理的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,不被怙恃的已往声音所驱使,不被童年情绪所围困,而是理性思考当下状况,基于事实来决议如何去做事。苍鹭说:只有在“成人自我状态”里,才气学会关于自我的新知识。
而我们之所以陷入抑郁、精神逆境中,就是因为经常呆在“儿童自我状态”和“怙恃自我状态”中,因为险些不需要思考,就像条件凡事,直接进入到某种模式里。如果想走出逆境,走出负能量情绪,首先就需要认识到自己处于三种状态里的哪一种,才气有意识的走出来,“意识”是最基本的抗抑郁能力,只有意识到,所有的心理方法才得以应用,解决问题。写在最后蛤蟆先生接受了10次心理咨询,走出了“儿童自我状态”,终于明确他人看待自己的方式是他人的自由,而他自己做出的条件反射,陷入自卑和诉苦,才是罪魁罪魁。
当明确每小我私家都市在三种自我状态里盘旋,也就会明白了他人的性格和状态,不再针锋相对,咄咄逼人,把更多精神放在自己如何更好的认知自己上。作为读者,从随着这个外貌上放浪不羁,喜笑颜开的蛤蟆先生,一同陷入到童年故事、友谊之争的关系漩涡中,起初试图为蛤蟆先生争辩世界不公、回手挖苦讽刺,到最后和苍鹭一起相识了人格的结构,三位一体的模式,从心田原谅了他人和自己。
作者罗伯特·戴博德把自己二十多年心理咨询的履历都融入了这本书里。从1997年第一次出书至今,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仍不停再版、加印,长销不衰。
蛤蟆先生和苍鹭的10次心理咨询对话,可以说带我们揭开了心理咨询神秘的面纱,读者犹如亲临现场,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,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。同时也消除许多人对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的误解,心理咨询师并非解救者。在这个世界上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,也只有你自己!作者先容:荣荣关注女性,赋能家庭。
接待关注~@荣荣家庭关系教育。
本文来源:ayx爱游戏app官方下载-www.dzcmkt.com
电话:0382-77537040
传真:0592-61257601
邮箱:admin@dzcmkt.com
地址: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区一中大楼7314号